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调团队协同作战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昆明学校小学教导处工作小结
本学期疫情防控背景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生质量绿色指标》为指导,以落实区教研室工作精神为抓手,结合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实际情况,以深化常规管理为手段,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契机,以深化教学研究为动力,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发展“教师专业素养”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学校办学品质,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鉴于本学期疫情防控的特殊性,教导处加大了线上、线下、过渡期的分阶段检查管理力度。1、本学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线上互动教案、听课记录、教学随笔、学生的作业批改、教研组活动记录等进行了五次认真检查,及时做好记录并反馈本人,每次检查结果都进入了教师绩效考核。从检查结果看,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有全面详细的教材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都能达到规定课时数,每课做到有教学反思。同时领会区教研室教研精神,学习市级优质资源的教学理念,重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通过检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部分课时备课教学过程较简单尤其对于学生活动预设不够全面。2、本学期返校复学后加强早自习、午自习的管理,每天教导处有专人检查记录各班级的早自习、午自习辅导情况,大多数班级都能按学科的要求上好早自习。学期结束前,教导处组织教师对各学科进行认真的学情、教情分析,要求教师针对调研卷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调整教学计划,并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学生提出暑期作业要求,寓教于乐,让学生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使各学科教研活动开展丰富有效,争创先进教研组。
教导处组织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学生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1、积极组织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做好空中课堂的技术准备工作。3月初,教导处制定教研组主题教研计划,利用每周五晚上的业务学习时间,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线上学习。各任课教师每人一册《新课程标准》,除了集中学习外,教师经常自学,只有吃透课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2、组织教师阅读相关专业理论书籍,学校还为教师订阅教育类杂志,让教师们不断汲取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并撰写1-2篇教学随笔,增强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底蕴。同时,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观看名家讲座视频,学习先进经验,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三、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固提升教学水平。
虽然是疫情期间,但“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不会停止。1、本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左翊萱、张竞艳、张晓晴老师积极参与区“百花杯”教学竞赛,从教案设计、现场说课、现场教学不同途径,让青年教师深入课堂实践,快速成长起来。其中左翊萱老师《祖先的摇篮》获区级比赛三等奖。2、组织学科老师互相学习听课,群策群力,说课、试讲、磨课……营造互帮互助的教研氛围。同时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本学期完成沈玉婷、朱奕丹、俞越、金祎敏四位见习教师校级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给予课堂教学指导,给青年教师配好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加大语数英三个学科集体备课的力度,严格按八步式标准化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和课时集体备课,积极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四、坚持走科研兴校、兴教之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加强校本培训,提升办学水平。
本学期学校抓住空中课堂契机,围绕如何走进新课程进行实践研究,研究过程踏实、稳进,教师们能深入钻研教材,研讨问题,精心设计教案,上课认真扎实,课后能较好地研讨反思。1、利用区信息化作品推送的平台,组织校级初赛,小学部张竞艳、刘馨雯、吴秋玥、俞越、左翊萱参赛,多幅作品入选。2、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既检验教师新课程理念的领悟程度,又能摸清我校的课堂教学的现状,一定要让教师把三十五分钟抓实,抓到位,提倡精讲精练,高质轻负。同时,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围绕“五育并举”,丰富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强师德,提师能”。
五、加强网盘管理,促进常规电子材料的完善;继续信息技术的提升,切实提高线上双师教学的有效性。
借助学校信息技术提升系列工程,组织教师做好线上教学技术支持,指导教师规划线上互动教学方案,督促教师做好线下教学反馈的数据分析。利用市级空中课堂的优质资源,激发教师从课程标准出发,突破传统教学瓶颈,融评于教,尤其关注单元设计,学会从顶层角度构思学期教学。
今后工作的设想:1、把九年一贯制时刻挂在心上,教学显现特色。2、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必须体现实用价值,呈现低年级向高年级发展的梯度建设。设计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与学期末总结相呼应,把握得与失,促进教师自主提高。
3、电子备课室启动,充分利用信息组的资源,指导教师制作和充分运用课件。回首过去,成绩可喜,面对未来,压力巨大。但只要努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都会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去展望、去规划。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