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语文组在教导处、校长室的领导下,围绕学校“有恒”的办学理念,以“育慧课堂”为引领,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继续狠抓教学五环节,围绕 “精细”、“发展”、“稳定”、“有序”来推进工作,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实践,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一)落实学科教学常规,重点是抓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键是落实常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本学期,在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追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加强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形式。
(2)授课前认真编写教案。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4)做好课后小结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及其原因,寻找对应策略。
在教学常规中,我们立足对教材内容,班级学生特点,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特长等进行研究,目的是想通过有效的教学规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本学期,教研组配合学校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了常规落实情况。
(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组织组内公开课活动,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全组老师教学水平。
二、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本学期借助“数字化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变革”“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等项目的推进,结合“读写结合”的区课题,在学习和创新中开展课堂研究,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转型与改革。据此,本学期确定把“以教师问题设计,促学生思维培育”作为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我们每位教师切实制订好本学科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学习《新课程标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交流教学心得,共享教学资源,形成了良好的互助互学的教研氛围。按照扎实有效、稳步推进的课改思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增强组内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搞好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寓落实目标的语文训练于阅读过程中,使三维目标的达成相得益彰,达到有效教学的境界。
通过学习,教师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一些理论上的积淀与自己的思考,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单元主题教学的认识。
三、重视培训、加强交流、促进专业发展
在我们所有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得以有序地开展,王荣老师参加数字化教材的课程展示,进行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相结合的进一步示范,受到组内外老师的好评;巢晓勇、戎峥镇、李昀、顾向红、陈彦秀老师指导的多名学生积极参加集团的征文比赛活动;汉字听写大赛在顾为菊、朱广平老师的组织下既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热情,又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组内公开课每位老师精心备课、磨课,精彩展示,课后认真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切实提高了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总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教育科研还要真正重视起来,还应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鼓励更多的年轻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积极进行职称申报。今后,语文教研组将迎难而上,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