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引领 夯实过程 落实双减 提质增效
——8455新葡萄娱乐场202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部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市、区教育大会精神,贯彻“双减”“五项管理”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五育并举,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依据《上海市中小学2022学年课程计划》,立足校本实际,践行“有恒”办学理念,持续推进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一体化育人模式,构建以“素养培育、创生智慧、有恒发展”为目标的“育慧”课程体系,完善五项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五项管理“小切口”,撬动教学改革“新突破”
2、聚焦“三个助手”项目引领,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3、落实双减,五育并举,做优做实课后服务
4、润泽发展,教学相长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五项管理“小切口”,撬动教学改革“新突破”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双减”“五项管理”背景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新路径,建构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作业设计,探索科学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一致,努力打造以“素养培育 创生智慧 有恒发展”为目标的育慧课堂。
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对标要求分析现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依据聚焦提质增效,落实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本学期,教导处将依据学校课程计划要求。全面开展1+1+1三个层面的学习与实践:专家引领,提升专业认识;教研组研修,立足学科本位,深入探讨教学变革;备课组实践探讨,加强实训,积累案例,促进课堂转型。
教导处给予学科组的建议如下:
语文学科:整合语文课程内容,突出教学过程性评价
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以学习任务群统整语文课程内容,将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归纳整合,加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侧重课内外延伸、个人与集体阅读活动的整合以及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策略的整合;教研组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背景为依托,依据课本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主题,从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在情景式学习的任务过程中得到螺旋式提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根据新课程标准内容提示:“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因此,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过程性评价可在单元作业设计的基础上在各类跨学科探究活动中体现,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总完成的海报、视频等学习成果。
数学学科:学习新课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
本学期着重学习新版数学课程标准,教研组建设从“学、研、训”着手,探索课程内容实例。以课堂为抓手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多元评价。挖掘课堂思维“深度”,结合学科思维培养目标,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创设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科思维来解决问题,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创生学习的智慧。
以作业设计为抓手,依据市教委下发的《小学数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指南》立足大单元视角,精准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根据学情选择、改编、创新、整合校本,实现分层作业。在每一阶段或者每一单元的内容学习之后,补充设计数学生活题,倡导阅读、探究、实践、合作、体验等形式赋予数学作业多元的色彩。并建立生活中的数学实践作业资源库。
英语学科:研学新课程标准 推动“教-学-评”设计与实施
本学期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学习和评价方式的研究。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抓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石,根据不同的教学话题,创设课堂情境,设计多元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情景交际能力。
英语教研组要正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梳理整体育人观念,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将教、学、评三环节融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作业作业评价环节之一,教师需结合上海市教委下发的《小学英语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指南》,整合单元教学实际,契合学生日常生活,设计跨学科作业,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并做好英语跨学科作业资源库建设。
综合学科:优选资源,探索跨学科主题式课后实践活动
优选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品质,优化课堂学习形态。教研组要以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为基础,优选资源,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综合学科要利用好线上资源,但不能简单的搬用,需要教师基于学情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优化组合,效果最大化。在课堂上教师要聚焦提质增效,将教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匹配,重视课堂问题的生成,注重课堂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及实践能力。
课内外相结合精彩作业形式:本学期将进一步升级综合学科课后活动设计,探索课后活动设计从菜单式进阶为主题式,强化跨学科合作,突出学科间的关联性,注重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体现出课后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作为课堂的延续,综合学科课后活动设计以学习单元为依据,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主题式综合学科课后实践活动”是综合组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教研组建设应围绕整合学科知识点、关键技能和育人内涵,开发多种形式跨学科合作,丰富课后活动类型,打造课后综合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
(二)聚焦“三个助手”项目引领,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继续浏览需权限)